氣候變化是當前人類面臨的重大全球性挑戰。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轉型進程加快,碳中和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我國的碳中和目標不僅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需求,同時是我國負責任大國的責任擔當。但碳中和對普通公眾而言仍然是一個新生事物,碳中和的概念、科學基礎、實現路徑等基本知識和經濟社會生活變革內涵對普通公眾而言都相對陌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科學普及具有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地位。碳中和作為黨中央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科學家在開展碳中和科學研究的同時也要肩負起科普宣傳的責任,為公眾提供碳中和相關的基礎知識。另外,由于碳中和涉及的領域很廣,不同知識背景的人對碳中和的概念、科學內涵、政策含義等存在著不同的理解,也迫切需要為公眾提供有關碳中和基本知識的系統、全面、權威和科學的普及讀本。
基于以上考慮,國家氣候中心牽頭組織了專家團隊編寫了基礎知識科學讀本《氣候變化與碳達峰、碳中和》。書籍從氣候變化的概念和科學事實出發,以詳實的數據和圖表為公眾詳細闡述碳中和的科學與政策基礎和實現路徑,以科普的語言向公眾權威解讀碳中和的科學基礎,并基于長期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經驗為公眾解讀碳中和的政策基礎和實現路徑,以期搭建一座連接科學—政策—公眾的橋梁,從科學角度助力我國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認為該書對氣候變化和碳達峰碳中和的基礎知識進行了權威解讀,相信一定能夠為提高社會各界對應對氣候變化和雙碳工作的科學認知作出積極貢獻。
本書的內容詳實,對于時代熱點問題進行多角度解讀
用科普的語言向公眾權威解讀碳達峰、碳中和的科學基礎、行動基礎和實現之路,共包含三篇十章,運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對當前全球關注的氣候變化熱點問題進行闡述,為讀者講述氣候變化與碳達峰、碳中和的關系,以及如何助力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全書側重科學基礎的科普化闡述、政治決策過程的趣味化描述、政策路徑的生活化解讀,以期達到將碳中和的深奧科學政策問題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給公眾的初衷。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什么是碳達峰與碳中和
碳達峰是指在全球、國家、城市、企業等主體的碳排放在由升轉降的過程中,碳排放的最高點即碳峰值;碳中和是指人為排放和吸收之間達到平衡,即實現人為二氧化碳的凈零排放。
全球氣候變暖的幅度與二氧化碳累積排放量之間存在的近似線性相關關系,未來溫升是由歷史排放和未來排放共同造成的。實現碳中和意味著無論是現有生產方式還是生活方式都需要發生一場徹底的變革。政府、企業、個人在邁向碳中和的社會路徑中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氣候變化與碳達峰、碳中和的關系
氣候變化的影響主要是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以及氣候變化對自然和人類系統的作用,人類活動引起全球氣候增暖,而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在氣候系統各個圈層中都已廣泛存在并迅速發展。為保證氣候變化在一定時間段內不威脅生態系統、糧食生產、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的水平上,必須通過減緩氣候變化的政策和措施來控制或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向碳中和邁進是最佳方式。
碳中和目標和實現路徑
碳達峰、碳中和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之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轉型進程加快,碳中和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方式是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既要重視能源電力、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部門的低碳轉型,也要關注典型城市的引領作用;既需要差異化的行動方案,也需要東中西部地區之間要素稟賦的深度融合。除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政策,也應發揮碳定價等市場機制,并應強化科技政策、投融資政策、區域協同政策、監管評估等多目標多政策的統籌保障。
氣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我國對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宣示與我國21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高度契合,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影響深遠、意義重大,為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乃至21世紀中葉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綠色低碳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擘畫了宏偉藍圖、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對于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