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從鋰熱中獲利的努力開局并不順利
錢薇薇 雅庫布·穆罕默德
氣候之家新聞網站
2025年7月8日
這個西非國家希望向電動汽車電池行業供應精煉鋰,以實現其經濟多元化,使其擺脫對石油的依賴——但早期加工面臨挑戰。
一名年輕人在卡杜納州分揀鋰礦石(照片:薩迪克·穆斯塔法)
阿卜杜勒薩拉姆·穆薩蹲在尼日利亞西北部卡杜納州的一個礦坑里,用鑿子和錘子鑿開富含鋰的巖石。
這份工作既危險又費力,這位19歲的少年汗流浹背,但他每天將賺取大約4,000尼日利亞奈拉(2.50美元)——足以支付他的伙食費。
“有時,礦坑會坍塌,如果有人被困在里面,那就是他的結局,”穆薩說,他背靠在剛剛開采的250米深的坑的邊緣。
鋰是電動汽車和儲能可充電電池的關鍵成分,對清潔能源轉型至關重要,全球對輕金屬和銀金屬的需求激增,在尼日利亞中部和北部各州開辟了新的采礦前沿,這些州已發現大量儲量。
為了從全球鋰熱中受益,尼日利亞政府開始了一項改革計劃,使該行業正規化——旨在將像穆薩這樣從地下挖掘大部分礦物的手工礦工引入受監管的合作社,并通過在國內加工鋰資源來增值。
政府還希望吸引外國投資者進入這個新興行業,因為它尋求使其經濟多樣化,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從剛果民主共和國到贊比亞,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尋求使其人民擺脫貧困,推動從天然礦藏中獲得更多收益是當務之急,但他們面臨著實現采礦業現代化和增加資源價值的共同挑戰。
在尼日利亞,氣候之家發現該國首批鋰加工廠之一一直在努力兌現其早期承諾,這凸顯了這個西非國家在從全球化石燃料向清潔能源轉型中獲益時面臨的挑戰。
專家告訴氣候之家,過時且執行不力的法規助長了小規模礦工和中間商的非正規經濟,加劇了礦產豐富社區的開采和環境退化的風險。
卡杜納州的一名手工礦工(照片:薩迪克·穆斯塔法)
礦工從卡杜納州的一個礦坑中拖運鋰礦石(照片:薩迪克·穆斯塔法)
早期處理工作
該鋰加工廠于2024年5月在卡杜納州偏遠的坎吉米村落成,是州政府與中國的合資企業尼日利亞明欣選礦有限公司。
卡杜納州州長烏巴·薩尼在工廠開業的講話中表示,當地政府將通過國有的卡杜納礦業開發公司持有該項目30%的股份。
薩尼 在一次演講中表示,負責監督該州采礦活動的卡杜納礦業開發公司將處理“社區參與、所有安全問題以及土地供應”,而明欣公司將負責該項目。
但是,在加工廠大肆宣揚的落成典禮一年后,它仍然沒有完全投入運營。當地人表示,他們尚未看到承諾的任何好處成為現實,包括就業和改善衛生和教育基礎設施,并擔心可能的污染。
目前尚不清楚該工廠加工的鋰來自何處,這引發了人們對該工廠最終可能會激勵政府希望監管的非正規采礦的擔憂。
婦女走過卡杜納州坎吉米村的房屋(照片:薩迪克·穆斯塔法)
卡杜納礦業開發公司官員告訴氣候之家,該冶煉廠仍處于開發的初始階段,正在等待聯邦政府的必要批準,以開始全面商業規模運營。他們補充說,這家國有公司沒有直接參與該工廠的運營。
明欣沒有回應記者的多次置評請求。
中國駐阿布賈大使館告訴氣候之家,它已經聯系了明欣,明欣表示,它“持有有效的采礦許可證和社區協議,始終為當地社區做出貢獻,創造就業機會,并始終全心全意地關注保護當地環境”。
大使館的聲明補充說:“大使館愿與尼日利亞方面共同努力,進一步加強礦業合作,推動中尼礦業伙伴關系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以維護雙方企業的共同利益和兩國人民的利益。
尼日利亞蓬勃發展的鋰市場已經引起了其他幾家中國公司和投資者的關注。九菱鋰業公司與加拿大科邁克斯技術公司是尼日利亞兩家新建鋰加工工廠的主要投資方。據悉,這兩家工廠的總投資額超過8億美元,預計將于今年晚些時候正式投入運營。
非正規采礦部門
尼日利亞的采礦業絕大多數是非正規的,這使得很難追蹤在供應鏈中生產的鋰。
像穆薩這樣的工人開采的礦石被裝在50公斤的袋子里,賣給中間商——其中一些人在沒有所需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經營——然后他們將其出售給更大的貿易商或出口商。
卡杜納州一名礦工拿著一塊鋰礦石(照片:薩迪克·穆斯塔法)
準備出售的袋裝鋰礦石(照片:薩迪克·穆斯塔法)
一個名為“尼日利亞礦產中心”的Facebook群擁有超過70,000名成員,被描述為“經過驗證的礦產貿易公開市場——連接尼日利亞及其他地區的礦工、買家和投資者”。
會員宣傳他們想要出售或購買的各種礦物和寶石,包括鋰。
卡杜納州一名十幾歲的手工礦工拿著錘子(照片:薩迪克·穆斯塔法)
尼日利亞的增值夢想
為了打破過去的礦坑到港口出口模式,并在電池驅動的鋰熱潮中分一杯羹,尼日利亞政府現在希望在國內提煉其資源,以便它們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高的價格。
去年,博拉·提努布總統指示固體礦產開發部只向首先在該國建立加工廠提煉礦物的公司頒發采礦許可證。
“我們必須從單純的原材料供應商轉變為高價值礦產供應鏈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參與者,”尼日利亞固體礦產部部長奧拉德爾·阿拉克于5月在巴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舉行的轉型礦產會議上表示。
2022年,卡杜納州政府宣布建設鋰加工廠,幾個月前尼日利亞政府表示拒絕了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從該國購買原料鋰用于其電池的提議。
我有幸并感到高興地為卡杜納州政府與明欣礦產分離尼日利亞有限公司合作的坎吉米新鋰加工廠主持了開工儀式。
明欣礦產分離尼日利亞有限公司加入了與卡杜納州政府的合作伙伴關系。
pic.twitter.com/WLaNfwdGhk
—參議員烏巴?薩尼(@ubasanius) May 28,2024
相比之下,卡杜納州稱贊明欣的鋰廠是一個旗艦增值項目。
它表示,該工廠每天將生產1,500公噸鋰精礦,每年增加10億至15億尼日利亞奈拉(650,000至980,000美元)的收入,并在以前成為暴力武裝團伙目標的農村農業地區創造數千個工作崗位。
鋰精礦將出口到中國,以進一步加工成電池級鋰。中國提煉了世界上大部分的鋰,并生產了大部分鋰離子電池。
加工廠
卡杜納礦業開發公司董事總經理特別助理伊薩·蘇萊曼在接受氣候之家電話采訪時表示,他不知道誰在開采供應加工廠的鋰,也不知道該公司是否已經在出口精煉鋰。
他說,明欣的部分鋰來自西北部的凱比州以及卡杜納州獲得政府采礦許可證的地點。
自稱是加工廠現場經理的易卜拉欣·亞當在電話中告訴氣候之家,在2023年卡杜納政府一個主要礦區的土匪襲擊導致安全人員死亡后,該公司開始從凱比州采購鋰。
該工廠的兩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員工表示,精煉鋰正在用卡車運離加工廠。
坎吉米村的鋰加工廠景觀(照片:薩迪克·穆斯塔法)
雖然氣候之家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明欣的工廠從不受監管的來源購買其原料鋰,但該國鋰供應鏈透明度的提高是政府越來越關注的問題。
尼日利亞固體礦產發展部部長的采礦和政策高級顧問阿米拉·阿達穆·瓦齊里在5月告訴經合組織,供應鏈中缺乏可追溯性導致政府收入損失,并構成“聲譽風險”,因為“許多交易往往繞過正式監督”。
與此同時,當地人告訴氣候之家,到目前為止,他們幾乎沒有看到這種工廠的好處。
“我們失敗了”
加工廠位于貧困的坎吉米村邊的一座破舊的校舍附近,距離這座破舊的校舍只有幾百米遠。
當地居民告訴氣候之家,盡管尼日利亞法律要求,但沒有與當地人協商社區發展協議。
坎吉米村村長丹朱馬·侯賽尼告訴氣候之家,明欣口頭承諾要為當地人創造就業機會,翻新破舊的學校,并建造當地的衛生設施和一條柏油路。但這些承諾還沒有開始成為現實。
坎吉米村的村長丹朱馬·侯賽尼坐在家門口(照片:薩迪克·穆斯塔法)
在與氣候之家分享的視頻聲明中,卡杜納礦業開發公司董事總經理舒艾布·貝洛表示,該工廠將創造1,500個直接工作崗位和5,000個間接工作崗位。但一名員工告訴氣候之家,在3月份訪問該工地時,只有17名當地年輕人被雇用擔任保安等角色。
當地人也表達了對污染的擔憂。用于在加工鋰礦石之前用酸性化學品清洗鋰礦石的礦坑位于大壩旁邊,居民們依賴大壩作為他們唯一的水源。
據另一名員工說,在大雨期間,礦坑中的污染水溢出并污染了大壩中的水。
“公司讓我們失望了。他們沒有兌現承諾,”當地居民甘博·阿卜杜勒說,他告訴氣候之家,他最初對加工廠將有助于改善坎吉米的基礎設施持樂觀態度,包括確保他的12個孩子能夠上更好的學校。
坎吉米村大壩上船上的漁民(照片:薩迪克·穆斯塔法)
卡杜納州坎吉米村的甘博·阿卜杜勒(照片:薩迪克·穆斯塔法)
在視頻聲明中,卡杜納礦業開發公司的貝洛表示,該公司已“密切監控”并幫助制定“公司與社區之間的適當社區發展協議”,包括讓當地人成為就業的第一人,并確保公司交付企業社會責任項目。
他的特別助理蘇萊曼補充說,正在成立一個委員會來監督社區福利的提供,但沒有詳細說明與坎吉米社區的協議內容。
尼日利亞聯邦政府沒有回應有關加工廠運營的具體問題,但表示卡杜納州作為該項目的合作伙伴,負責該工廠的運營。
固體礦產部發言人塞貢·托莫里告訴氣候之家,要求公司在尼日利亞加工礦物將發展采礦業,創造就業機會并產生更好的出口前景。
廢棄的坎吉米健康診所(照片:薩迪克·穆斯塔法)
坎吉米村的學校年久失修(照片:薩迪克·穆斯塔法)
打擊非法貿易
與此同時,政府對非法采礦的打擊已經開始。
阿拉克部長在5月告訴經合組織,政府已在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成立了1,200多個小型采礦合作社,并增加了采礦費的創收。
此外,政府還派遣了2,000多名礦山“執法人員”對該行業進行監管。法警們來自準軍事政府機構尼日利亞安全和民防部隊,已經逮捕了327名“非法礦工”,并收復了98個在過去一年中被非法礦工占領的礦區。
“超過150名非法經營者正在接受起訴,他們已經被定罪,這向行業發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信息,即鎮上有一位新的警長。我們不再容忍尼日利亞的非法經營,”阿萊克補充道。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菲羅茲·拉爾吉非洲研究所的治理專家烏切·伊格韋表示,政府政策的成功將取決于其實施力度。
“如果你不監管[采礦業],你就會為各種參與者和各種利益集團創造機會。所以責任落在了聯邦政府身上......他們要來執行法規,”他說。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