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實現2050年核電目標需要“史詩般的”努力
薇薇安·奇姆
氣候之家新聞網站
2025年8月20日
核能作為化石燃料的低排放替代品重新受到青睞,但高成本和漫長的建設時間使得到2050年將產能增加兩倍的目標似乎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2025年8月4日,一名工作人員在山東煙臺山東海陽核電站3號機組核島吊裝現場監控CB20模塊吊裝過程。(照片:CFOTO/Sipa USA via Reuters Connect)
自從一群國家全力支持到2050年將世界核電容量增加兩倍以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近兩年后,能源專家表示,由于投資、鈾和時間短缺,該目標不太可能實現。
該核宣言是在迪拜舉行的COP28氣候峰會期間發布的,由美國、韓國和日本等處于核電發展不同階段的25個國家簽署。土耳其、肯尼亞和尼日利亞是去年在COP29上加入該倡議的其他六個國家之一。
核電提供了一種穩定的低排放能源,稱為“基本負荷”,可以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量較低的時候補充可再生能源。
根據核能機構的一項分析,將核電容量從2020年的水平提高三倍至平均1,160吉瓦(GW),為幫助世界實現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并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提供了“一條現實而實用的道路”。
雖然2023年底制定的COP28核目標一直被視為雄心勃勃的目標,但過去兩年多邊主義的動搖和發展援助的減少引發了人們對該目標是否可實現的進一步質疑——特別是在無法獲得足夠負擔得起的融資的較貧窮國家。
能做到嗎?
麻省理工學院核科學與工程教授雅各布·布翁喬諾表示,實現2050年目標“理論上是可能的”,但需要“史詩般”的供應鏈規模擴大。
“這將要求所有制造核反應堆的國家100%投入,包括中國、美國、加拿大、韓國、印度、俄羅斯——每個國家都全力以赴。這是大量的投資和巨大的承諾,所以這真的非常非常困難,“布翁喬諾告訴氣候之家。
來自支持該宣言的20個國家之一芬蘭的立法者,阿特·哈賈內承認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但表示這可能有助于刺激氣候和能源安全目標。
“我們需要雄心勃勃的目標,我們需要雄心勃勃的行動,這就是一個例子,所以我寧愿專注于實現這項工作,而不是考慮是否可以完成,”他說。
時間緊迫和鈾短缺
時間緊迫是實現核電容量目標的最大挑戰之一,因為新的核電項目由于其復雜性和嚴格的安全法規,從建設到運營可能需要十多年的時間。
例如,在美國,最后一個上線的反應堆——沃格特爾3號和4號機組——于2009年開始建設,最初估計成本為140億美元。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由于嚴重的施工延誤和成本超支,它們最終在 2023年和2024年以300億美元的價格投產,比原計劃晚了近十年。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一份2025年報告,亞洲國家通常可以更快地將新反應堆上線。
但荷蘭綠色和平組織核能和能源政策高級專家揚·哈弗坎普表示,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加強全球供應鏈以建造反應堆幾乎是不可能的。
哈弗坎普稱COP28承諾是“天上掉餡餅”,盡管他承認它“讓很多人坐起來認為'我們可以做到'”。
鈾——核反應堆的主要燃料來源——供應有限,可能是快速提升原子能的另一個制約因素。包括哈薩克斯坦、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在內的少數國家擁有全球三分之二的鈾供應量。
核電卷土重來
即使面臨艱苦的斗爭,COP28目標也推動了全球對核電氣候效益的重新興趣——長期以來,核電一直是環保人士抗議的目標,也是安全問題的根源。
總部位于尼日利亞的非洲核意識組織的核能分析師赫巴·埃爾-科梅伊表示,雖然各國可能無法實現宣言中的所有目標,但做出這一承諾“是在承認需要擺脫化石燃料方面向前邁出的一步”。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各國政府對核電的興趣處于1970年代石油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除了全球約420座核反應堆之外,目前還有63座反應堆正在建設中,其中一半在中國。在過去五年中,全球有60多個反應堆延長了使用壽命。
國際能源署預計,隨著日本重啟生產、法國完成維護工作以及新反應堆開始商業運行,到2025年核電發電量將創歷史新高。
銀行、政府改變策略
德國在過去十年中出于安全考慮逐步淘汰了30多個反應堆,自中右翼基督教民主聯盟黨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當選以來,德國已經改變了立場,默茨表示他不反對將核能視為清潔能源。
迄今為止,核電在美國政府削減了對清潔能源項目的大部分資金后幸存下來。去年5月,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旨在重振該國的核能產業,并指示加快核反應堆許可和部署。
根據核電容量增加兩倍的承諾,特朗普希望加快部署新的核反應堆技術,并將美國的裝機容量從2024年的約100吉瓦擴大到2050年的400吉瓦。
近幾個月來,世界銀行等主要金融機構也支持COP28核宣言,該銀行于6月解除了長期以來對新核反應堆融資的禁令。去年,包括巴克萊銀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內的一批主要銀行也承諾支持該宣言。
國際非營利組織清潔空氣工作組氣候政策創新主任戴維·耶倫認為,這種轉變表明“未來幾年核能成功的條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
他補充說,如果各國政府能夠參加11月的COP30氣候談判,與多邊開發銀行合作降低全球南方的融資成本,這將“對核能的未來產生更大的變革,也許比我們在未來幾年能做的任何其他事情都要大”。
“核新人”
許多非洲國家——包括埃及、加納和尼日利亞——以及其他全球南方國家已經宣布打算涉足核能領域。
例如,加納已經完成了其第一座核電站的選址過程,并已成功通過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組的審查。
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埃及在幾十年來依賴天然氣發電后,也正在建造第一座核電站。
芬蘭議員哈爾詹內表示,芬蘭正在利用自己的經驗來支持其他國家,“提供專業知識,特別是在安全監管和廢物管理方面,以及在建筑方面”。
然而,并非所有環保活動家都認為此類舉措應該成為非洲大陸清潔能源轉型的一部分。
在2025年的一份報告中,一群非洲基層非政府組織表示,建造核反應堆“太慢、太有害、太昂貴且太難與可再生能源結合使用”。他們還對放射性廢物的處理表示關切,放射性廢物是核能生產的副產品。
他們寫道:“核電是減少碳和甲烷排放的最昂貴的手段,更糟糕的是,它減損了對清潔能源的投資,”他們寫道,并呼吁對可再生能源做出“全心全意的承諾”。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